最新公告

热烈祝贺我司“武汉茶博会”入选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

推荐展商
  • 吉林市澜海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碧潭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蓝带啤酒湖北销售有限公司
  • 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荆州市监利酿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宝玛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
  • 贵州金久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草酒王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武汉红星莲花湖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法瑞拉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烟台张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古隆中演义酒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稻花香集团
  • 湖北将军红酒类营销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星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
  • 科诺华麦修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
  • 北京金诺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  • 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信阳云龙包装有限公司
  • 深圳市力合包装制品有限公司
  • 深圳心心藏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
  • 武夷山皇御茗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厦门尚品云集艺术品有限公司
  • 福建安溪新华阁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新疆雪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天成丰紫砂艺术会所
  • 景德镇文宇陶瓷有限公司
  • 景德镇市古镇陶瓷有限公司
  • 广州市恒福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津乔茶业
  • 景谷天成顺宏古树茶厂
  • 湖南泉笙道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云南凤宁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西双版纳勐海顺兴茶厂
  • 香港瑞荣实业有限公司
  • 武汉拾遗会所
  • 勐海班章茶叶有限责任公司
  •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驼峰驿站茶窝子
  • 云南博超茶业刘家坡茶厂
  • 云南智德鸿昌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凤庆三宁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云南牧工商茶叶进出口股份公司
  • 云南勐库戎氏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福今茶厂
  • 云南龙润茶业集团
  • 中茶湖南省安化茶厂
  • 广州肖鸿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大益茶业集团勐海茶厂
  • 羊楼洞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恩施御品天香富硒有机茶业公司
  • 湖北金果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恩施玉露茶业集团有限公司
  • 长阳昌生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鹤峰县茶叶产业协会
  • 鹤峰县茶叶工作局
  • 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
  •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邓村绿茶集团
  •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
  •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
  • 云南帝台春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
新闻中心

    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许兰超

   “我每年只参加5月份的武汉茶叶博览交易会春季展,但是总会接到其他茶博会组委会电话,邀请我去参展。”近日,大益茶叶集团湖北渠道商向本报记者吐槽,同类型展会太多,作为参展商“不胜其扰”,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   昨日,记者从武汉市会展办了解到,仅去年武汉会展就有600场左右,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递增。今年初,为避免同质化竞争,武汉会展业将采取备案管理,并设3个月保护期,在规定时间内不得举办同类展会,备案展会将有补贴政策。但是此举并非强制执行,武汉中兴恒远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志认为,政策仍有漏洞可钻,不排除一些外地展会公司抱有“捞一把”心态,并非真心办展。

   A

   参展商一年接上十个展会电话

   大益茶叶集团湖北渠道商李姓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,该集团是国内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,也是普洱茶行业龙头。因此,作为经销商他经常会收到各种茶博会的电话邀请。“今年4月接到广州一个展会公司电话,来武汉举办国际茶文化节,被我拒绝了。”

   该负责人说,作为参展企业,都会对全国的城市参展有一个整体规划以及经费预算。“一个企业在一个城市只会参加一场展会,这也是行规。”其次,由于目前武汉的同类型展会太多,他自曝不敢参加不熟悉公司举办的展会,“我们企业参展,主要目的不是卖东西,而是要有专业观众,简单来说就是要有经销商对接,拓宽市场。”

   他说,一些不专业的茶博会,可能导致参展企业花了钱,又没有达到效果,“等于钱打了水漂。”以该公司为例,每年参加春季茶博会,会展场地有100多平米,费用大概在20多万,他认为“效果还不错,以后也只选这一家。”

   与大益集团遭遇类似,记者在此前参加婚博会、糖酒会等部分展会时,也有参展商吐槽,“每天几万的场地费价格不菲,面对很多同类型展会不知该如何选择。”记者曾做过调查,去年武汉举行8场婚博会,不少各类参展企业每年都会接到上十个组委会邀请电话。

   B

   一年展会600多场商家不胜其扰

   作为武汉茶博会主办方,中兴恒远武汉茶博会已经成为武汉茶展的样板。该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志介绍,中兴恒远武汉茶博会创办于2008年,2012年始,分春秋两季举办,目前国内茶叶一线品牌都长期参加他的茶博会,包括大益茶叶集团、云南中茶、澜沧古茶、陈升号普洱茶、俊仲号普洱茶,以及新锐品牌雨林等。

   但是,对于武汉的会展市场,他表示在国内相对落后。他举例说,目前外地企业来汉办展会,只需与国博、武展等展览馆签订协议,办理消防、城管等相关手续就行。“这样没有审查资质,就会造成同类型展会扎堆举办,展会效果良莠不齐。”他认为,对于同类型展会而言,客户资源有限,最后会造成部分展会做成拼盘,或者因招商效果不理想直接取消。

   据他介绍,今年4月下旬,广州一家会展公司来武汉做茶文化节,最后因招商效果不行取消会展。吴远志指着该公司宣传册说,“上面还打着武汉市政府等多个部门招牌,涉嫌虚假宣传。”记者随后致电该广州组委会,对方听到记者来意,直接挂断电话。

   吴远志说,武汉致力于打造中部会展之都,希望能引进大品牌会展公司落户武汉的初衷很好,但是同时也会引来一些杂牌军到武汉办展,“更多带有一些投机性质。”据他介绍,去年和今年武汉均有4—5场茶博会。

   根据武汉市会展办提供的数据,去年武汉举办各类会展近600场,其中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15个、同比增长50%,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展览6个、同比增长2倍,5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70个。而2012年,武汉会展也有500余个。

   业内人士称,在办展数量上,武汉已赶上成都等先进会展城市,但在会展产值、有影响的展会数量上,武汉仍距离成都等城市有不小差距。

   会展办

   展会保护期政策非强制由市场优胜劣汰

   昨日,武汉市商务局会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避免同质化竞争,今年开始武汉会展业将采取备案管理,并设保护期,在规定期限内不得举办同类展会。

   备案管理规定,在武汉举办的重大会展,在举办期前后5个月内,一般不再举办相同或类似的会展;其它会展原则上在举办期前后3个月内,不得举办相同或类似的会展。

   不过,该人士介绍,备案并非审批,不是强制执行,备案的会展如果办的效果好,将享受会展专项扶持资金等政府补贴。

   对于同类型展会的举办,会展办认为,只要是合规展会,就有资格在市场中进行竞争,能不能留下来,最终都要由市场做决定。而市场上如果出现违规展会,比如消防等不过关、产品质量有问题,将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。

   记者了解到,此前开展会需要到工商部门备案,接受监督,但由于国家放开市场,目前只需要消防、公安等部门批准。

合作支持
展会学苑